護目鏡起霧怎么辦?專利來支招
2020-02-26 11:20:44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中國知識產權資訊網 作者:吳海旋當前疫情下,護目鏡主要是用于防控病毒通過結膜感染。連日來的新聞報道中醫護人員多次提到了戴著護目鏡產生的哈氣會使平日里最簡單的扎針輸液變得十分困難。那么目前的防護眼鏡的專利申請狀況如何?是否存在涉及解決護目鏡起霧問題的專利技術呢?
筆者以護目鏡及其相關擴展為關鍵詞和涉及醫學或獸醫學、衛生學中的護目鏡相關的專利分類號A61F9/02在INCOPAT數據庫中進行專利檢索發現,截至2月7日,在全球范圍內共有1692件護目鏡相關專利申請。其中,關于護目鏡技術的美國申請量全球第一,中國排名第二位,韓國、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相關專利申請量依次遞減。中國的相關專利申請量雖然位列第二,但是申請量與美國相差是非常大的。美國在護目鏡領域的相關研究中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中國在護目鏡相關技術的研究投入不多,與之相關的企業較少,申請量大多是以個人申請的實用新型為主。
護目鏡相關申請的申請人排名前10位的均為國外申請人。申請量排名第一的山本光學株式會社,自1911年成立以來,一直在開發防護眼鏡的產品,涉及玻璃材料的塑料透鏡的研發。該公司最早提交的專利申請涉及的護目鏡,通過形成一種空氣導向腔室,利用中間部的電動電機與風扇輪,以提高護目鏡內的空氣循環。該公司最新的專利申請(公開號:KR1020180036530A)涉及一種保護眼鏡,該眼鏡將硬的前框架與軟的后框架集成在一起,后框架的周邊緊密連接到佩戴者的面部,可更有效地吸收和減少由于與飛行物體如球、人或物體的碰撞而產生的沖擊,并且通過抑制碰撞中的變形(扭曲)來防止與佩戴者的面部錯位,從而更全面地保護眼睛。通過對該公司申請或受讓的48件專利分析可以看出,該公司一開始就注重解決哈氣導致的視線模糊的問題,后來主要解決佩戴過程可能會產生的不舒適問題,主要涉及與面部貼合的材料的選擇、護目鏡與面部的距離調節、鏡架中設置鎖定結構防止護目鏡脫落、鏡面的可拆卸改進等方面。
申請量排名第二位的美國史密斯光學是世界第一大風鏡生產商。通過對該公司申請或受讓的38件專利進行分析發現,該公司最早的專利申請(公開號:US4150443A)通過在護目鏡設置微型電風扇形式的動力裝置來解決起霧問題。該微型電風扇安裝在由護目鏡和佩戴者的面部限定的空氣空間內。風扇可由護目鏡的佩戴者選擇性地致動,以將空氣空間內的濕熱空氣吸入風扇中,將其壓縮,并使其在整個空氣空間內循環,以防止凝結積聚在護目鏡的透鏡結構的內表面上和眼鏡上。風扇還通過在護目鏡的外殼中提供的空氣通道,促使護目鏡向外循環的暖濕空氣。隨后,該公司還圍繞上述專利為解決護目鏡起霧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改進。
筆者在最近的新聞報道中注意到目前醫護人員廣泛使用的是3M公司的護目鏡。筆者以該公司為申請人、以護目鏡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該公司提交了31件涉及護目鏡的專利申請,其中有一件涉及解決哈氣問題。公開號為US6149268A的專利申請, 涉及具有至少一個通風通道的防護眼鏡,多個通風通道設置在框架上以提供間接通風,且可調節帶組件進一步調節眼鏡的配合,并且可被解開以將眼鏡直接卡扣連接到其它安全設備,例如噪聲抑制耳罩、通信頭戴式電話、呼吸面罩等。
通過對以上公司的專利分析可以看出,護目鏡設計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解決鏡片起霧問題,這也是當前疫情中醫護人員所面臨的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雖然上面分析的專利申請中給出了一些解決方案,但其結構相對是比較復雜的。因此,從醫學防護的角度還需要一種成本較低結構簡單且無哈氣困擾的護目鏡。3M公司涉及醫療用品,其主要從簡單實用的角度考慮,給出的解決方案簡單成本不高,因此可以看到目前市場上使用的主要為該公司的產品。但是,從使用效果上看,目前疫情中醫護人員使用的護目鏡“朦朧”現象依然存在,為助力疫情防控,該問題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